当前位置:资讯 > >正文

月入3千算中产?我只想知道这个研究的意义在哪里

日前,著名收入分配领域专家李实接受腾讯财经专访,披露2022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已达到4.6亿人的最新测算数字,却因为“月入3000元左右就算中等收入群体”引来网友争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后他又再次接受媒体采访,强调“月入3000元”不是指劳动者个人收入,而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人均收入。譬如一个三口之家中,如果只有两人在工作,还有一个是还没有任何收入的孩子,那么这时两个工作成员每人的月收入实际上需要超过4000元才算中等收入人群。当然,可支配收入除了包括工资性收入,还包括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

“月入3000元左右就算中等收入群体”的论断一出,遭到网友的质疑乃至吐槽,非常好理解。因为放眼现实,这点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就刚刚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如果是北上广深或者部分一线城市,可能连生存都是问题,怎么就一下子成了“中等收入群体”?所以大家普遍感觉自己“被中产”了。

其实李实的这个论断从理论上说并没有错。首先这个统计是按家庭人均年收入来计算的,而非劳动者个人收入。也就是说不管你家几个人,只要一平均,人均达到月入3000元即可。

其次,他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17年提出的标准,按当年的物价水平我国家庭年收入达到10万到50万元的家庭有1.4亿,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人。在此基础上,李实团队进一步测算出,2022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达到了4.6亿人左右。5年时间,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了5000万到6000万。所以他的这个数据并不有问题。

那么公众的感受为什么与专家观点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其实主要是因为对“中等收入群体”这个概念的理解不同。在专家看来,“中等收入群体”就是一个客观的标准,而且这个标准是按一定比例划定的。

打个比方,100分是满分,60分及格,但如果某个班级全都是学渣,可能考到40分,就是“中等水平学生了”。换言之,大家觉得这个中等收入的标准太低,但实际上还有很多人处于更低的水平。

而对公众来说,“中等收入群体”则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与“中产阶级”这个概念相对应的。普遍的认知中,既然是中产阶级,那么最起码有体面的收入,有房有车,还得有一定的积蓄,子女有良好的教育,偶尔还能出国旅旅游,幸福指数还是相对较高的。人均收入3000元的家庭,比如一个三口之家,孩子未成年,父母每人每月4500元的收入,能达到这种生活水平吗?显然不可能。

其实,相比于质疑这个数据的真实性,我更好奇的是“月入3000元左右就算中等收入群体”这项统计或者说研究的意义究竟何在?

首先,既然按收入把国民分成不同群体,那么它首要的目的,就是给大家一个定位,看看你的家庭经济状况处于什么样的区间。但这个目的,显然是达不到的,因为它只考虑收入情况,而不考虑负债情况。比如一个家庭买了房,收入3千,一个家庭没有买房,但是月入6000元,谁的家庭更富有?

其次,这个研究结果是“李实团队”做出的,而不是个人,肯定动用了公共资源,那么就应该有公共价值,比如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但问题是这个结果也没有区别城乡和地区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巨大的,比如北京的月入3000,跟甘肃的月入3000,就完全是两个概念,我们能不加区别地将他们都视为“中等收入群体”吗?

最后,能不能反映一点国民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呢?好像也不能。3000元的中等收入标准是2017年就定下的,6年过去了,还是这个标准,人数是增加了一些,但考虑到通货膨胀,收入水平是有提高,但不多。

我唯一能想到的一点就是,这个“3000元中等收入群体”能给我们制造一点中产幻觉,标准越低,能达到标准的人就越多,好像人人都是中产,个个都很幸福,毕竟“中产”还是很诱人的一个词。但这种刻舟求剑式的“中产”,网友也并不买账。

其实,是不是中等收入群体并不重要,这仅仅是一个人为制造的概念,它与公众的幸福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甚至无法从一个家庭的收入情况判断他们过得到底好不好。作为学者,其实还有远比制造概念更重要的事情做,比如城乡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有多大,不同职业群体的收入差距有多大,这些差距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又该如何缩小这种差距。这些实实在在的研究,远比文字游戏更有价值,也是公众更为关心的。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