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正文

今日热文:国际博物馆日 超六成受访者感觉这几年逛博物馆的人比以前多了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66.0%受访者认为公众对精神文化产品需求日益旺盛是主因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山


【资料图】

实习生 丁香雪钰

每到节假日就一票难求、热门展览前排起长队、一进入博物馆就不想出来……如今,打卡博物馆成为很多人的一种新生活方式,博物馆也频现“人从众”模式。如何看待博物馆热?

博物馆热背后有哪些原因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共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一级馆均达到游客接待上限。

中青报社调中心的调查也显示,超六成(64.2%)受访者感觉这几年逛博物馆的人比以前多了。七成多(73.2%)受访者表示去外地游玩,会把目的地博物馆纳入必到之地。

在北京某博物馆展馆设计机构担任市场经理的张琰(化名),切实感受到了博物馆热。她发现,北京的几个主要博物馆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一些特色主题馆或展览,排队等候的人特别多”。

对于近几年公众参观博物馆热情持续高涨,66.0%的受访者认为公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是主因,61.9%的受访者认为是博物馆周边文创展演或产品创意不断,吸引公众,获选率排在前两位。其他还有:博物馆为主题的文博类节目火爆的带动(57.3%),博物馆展览水平和管理服务意识的提升(49.3%)等。

相关数据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反映了博物馆热的原因。在供给端,近些年我国博物馆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全国博物馆年度报告信息系统显示,2021年我国共有备案博物馆6183家,相比2012年的3069家增长了1倍。

除了数量上的增长,很多博物馆不断丰富展览形式,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增强了博物馆的互动性。近些年频频出圈的文创产品,也带火了很多博物馆,吸引了更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走进博物馆。调查数据显示,九成(90.8%)受访者觉得近几年文创产品越来越受欢迎了。交互分析显示,00后认同的比例更高(92.9%),然后是90后(90.2%)。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公众对文博、历史产生了兴趣,愿意亲自到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

张琰感觉,文博类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的热播,提高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增加了公众去博物馆的意愿。“博物馆热与文化潮流发展和科技进步密切相关。很多博物馆推出有深度和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受到不少青年的喜爱。而且很多博物馆在陈列和展览方式上改革,增加了高科技的沉浸式和互动体验,给参观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也成为许多人去博物馆的动力。”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李柏文认为,博物馆热是公众旅游消费升级的必然趋势,其背后有四方面原因。“首先,与观光旅游消费的升级有关。在自然观光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寻求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博物馆刚好满足了人们追求提升型、知识型、学习型文化旅游消费产品的需求。第二,博物馆热也与公众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有关。第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比以前更高了,博物馆是体现国民精神文化的一个生活空间,也会相应地变得热起来。第四,博物馆的建设水平也比以前有了很大提升,供给侧的质量提高了。”

如何让博物馆更有吸引力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这也提示着要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构建美好生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张琰觉得,青少年更喜欢互动性和高科技体验,如果博物馆可以在展示手段上增加更丰富的互动项目,采用高科技增加体验感,或许可以吸引更多青少年进入博物馆。“还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文化活动,比如文物寻宝、历史知识竞赛等,吸引青少年参与”。

“博物馆的讲解形式,也会直接影响观众的参观体验。”张琰还建议,博物馆可以组织一批青年讲解员,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为青少年观众讲解历史文化和文物典故,让参观变得更有意思,也让青少年建立起与历史文化的亲近感。“还可以增设一些体验课程,如古筝体验、国画体验、剪纸体验等,让青少年通过实际操作体会传统艺术,也让历史文化知识更加生动”。

对于我国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李柏文建议,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可以更加灵活一些,以更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现在博物馆一般是上午9点开放,下午4-5点关门,这个时间刚好与上学、上班时间重合,与青少年闲暇时间错位了。”

“博物馆也应更加开放,与旅游相结合。”李柏文分析,先进的博物馆应开辟旅游空间和展览空间。他认为目前博物馆的活动还可以更加丰富,“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看文物、看展品获得收获,可以采用更多方式把馆藏资源活化起来,利用现代技术、活动演绎等,更加便于大众学习。另外,也可以将博物馆与研学旅游相结合,提高博物馆的专业化和科学性,也更有针对性。”

标签:

推荐阅读